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正确的理财观念对一个人的发展尤为重要。
现实生活中,无论是金融经济界的巴菲特、扎克伯格,还是科研学术界的爱因斯坦、费洛伊德,就连每天可以吃到很多“瓜”的娱乐圈,都可以看到犹太人的影子。
据说,犹太人人口仅有1600万人,占不到全球人口的0.25%,但是却获得了全球22%的诺贝尔奖,概率是全球平均水平的108倍。
可能你会觉得犹太人如此聪明都是来自天分,事实上,在他们的传统教育里,商学思维、商业头脑是一种基本的生活技能,他们之所以能够在全球遍地开花,离不开从小就接触的优质理财教育。
爸爸妈妈们可能会问:“孩子那么小就要接受金钱观念,这不是在为难孩子吗?”
其实,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必修课。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这样的新闻:
“12岁女孩趁着爸爸睡觉拿手机巨额打赏网络主播”
“小学生花掉环卫工母亲4万积蓄打赏《王者荣耀》主播”
“00后女孩打赏男主播65万,其母起诉直播平台要求退钱”
……
这一个个孩子的“壮举”,一度引起社交媒体上的激烈讨论,这些孩子被贴上“熊孩子”、“败家子”的标签,而在这些标签背后,隐藏着的是父母理财教育的缺失。
因此,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可以帮助孩子赢在财富的起跑线上,锻炼孩子的思维逻辑,塑造良好的人格品性。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小孩真正认知“钱”的功能,大概在五岁左右;至于面值大小的判断则是八岁以后的事情;懂得用钱应该是小学高年级了。
多数的小孩在拿到钱的那一瞬间,所想到的都是立即效果,他们心目中存在的只是一种“替代”作用——这些钱能换那些东西。
在《穷爸爸富爸爸》里有说过,如果你不教孩子金钱观,将来会有人替你教,这些人是谁?也许是讨债的,也许是无良商贩,也许是警察,也许是骗子。他们会怎么教,会给我们带来多少麻烦,大家都可以想象到。
因此,为了让孩子不在将来的某一天因为金钱观教育的缺失而“为钱所困”,请父母一定要趁早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
通过理财类的游戏,寓教于乐
基础教育--什么是钱?
认识货币,我们大人最喜欢看小孩拿着钱扔地上,等小孩要很大之后才知道钱可以买东西。大人可以收集不同的纸币告诉孩子数额,和用途,久而久之,孩子就明白了。
初级教育--钱是从哪里来的?
只告诉小孩钱怎么花自然不行,一定要告诉她钱是怎么来的。 爸爸妈妈天天辛苦上班赚来的,以劳动换取业绩报酬,这样可以和小孩直说,让她明白这个钱的来之不易。
进阶教育--现金流游戏
上初中之后的孩子基本面都有一定的基本知识储备了,一些理财类的现金流游戏,家长也不妨和孩子一起玩,促进孩子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和理解。里面关于房产,基金,股票等相关的概念,可一并在游戏中获得。
学会积累,训练储蓄能力
剑桥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孩子的金钱观习惯是在7岁时形成的,而孩子们在三岁的时候就可以理解基本的金钱概念了,比如交易、选择、对价值的理解、储蓄等。
当孩子们想买自己心仪已久并且昂贵的东西时,父母可以让孩子把零花钱先储蓄起来,体验“积少成多”的乐趣,锻炼孩子选择性消费的能力。
平时也要抓住机会教孩子进行储蓄,可以从储蓄罐开始,如果储蓄罐里已经有不少的存款,可以带孩子一起去银行开设一个属于他自己的账户,让他全程参与存钱和领钱的过程,借此机会让孩子明白银行的功能,成为“小小银行家”。
父母的金钱观影响
养成孩子正确的金钱观,最重要的一点是家长对金钱的态度。
孩子成长过程中,总是在不断地学习和观察大人的行为,或许你没有意识到,日常中你的行为观念在无形中对孩子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父母要常常思考自己的行为是否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要想让孩子达到自己的期望值,首先就需要父母本身的行为与态度具有说服力。
也就是说,父母不要用买买买来安抚孩子的负面情绪,来换取孩子的安静与讨好,要把清单式购物贯穿到日常的生活中,向孩子展示计划性消费和储蓄的过程,引导孩子理解真正的“想要”和“需要”。
《亲爱的三毛》中写道:世上的喜剧不需要金钱就能产生,世上的悲剧大半和金钱脱不了关系。
我们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实际上是在教育孩子正确看待金钱,正确看待拥有与失去。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拥有无尽的快乐,而这些快乐并不都是用金钱实现的。让孩子成为理财小达人,从现在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