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居民家庭收入的增加,财富的积累效应也愈加明显。“理财”这个概念和话题,少说也有十多年的历史了。
随着人们对“财富”与“财富管理”等相关概念的认知深化,个人或家庭是否具备理财意识的评判标准也在不断变化着。
在“储蓄最光荣”的年代,有存款就是有理财能力和意识的标志;银行理财诞生以后和利率市场化之前,买理财(产品)逐渐成为财富管理的“新时尚” ......
当下,从资产配置“新视角”来看,缺乏“理财意识”的表现又是什么呢?
表现一:闲置的活期资金过多
财富盈余让所有人都有“现金管理”的需求。0.3%的活期利率意味着10万块钱存一年,收益也只有300元,每天的利息是8毛2。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产品创新深化的当下,这就是资金的“浪费”。
从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结构上看,活期余额不仅接近半数,其中还有大量长期闲置的部分。
“人累钱闲”是财富管理的最常见误区。
表现二:只会比较产品的收益
常识告诉我们,买东西的时候不能只看价格。选择金融产品也同样需要全面评估和慎重选择,只是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要求高一些罢了。可以肯定地说:只是通过比较收益率数字来评判产品的优劣,是不成熟的“一元思维”。
我们最应该关注的就是理财的“安全性”。金融投资是一种信用交易,机构的品牌和实力是第一要考虑的因素。配备专业的理财团队,切勿落入小公司的理财陷阱。
表现三:极端地看待风险产品
投资者的对风险产品的投资态度往往会出现两种“极端化倾向”:要么就是因为怕亏钱而一点都不碰(特别是在市场低迷,甚至令人绝望但建仓成本很低的时候),要么就是投的太多(特别是在风险极大的上涨行情的中后期)。人性的弱点和简单化思维令大多数投资者对风险资产缺乏恰如其分的认识而走入极端。
打个简单的比方,权益类投资“不能太多,但也不能没有”,它就像资产配置中的“盐”一样——放太多会咸到没法吃(占比过高而超过风险承受限度),完全不放又会没有味道(获得超额收益的机会)。这个“分寸”,如果没有专业人士的引导,确实很难把握。
控制投资上限就是控制风险,此后再选择投资时机和品种,才有意义。这就是“配置”的核心价值。
表现四:对长线资金没有安排
所谓“长线资金”,指的是10年甚至20年以后才会被用到的钱,比如养老钱和用于补贴家庭的钱。
缺乏长线资金规划可能对当下的影响不明显,但对未来而言却是长远而深刻的。正确的财富规划顺序可能并不是“短→中→长”,而是“短→长→中”。
表现五:不愿意面对潜在风险
有句俗语叫“不撞南墙不回头”:面对“眼前确定的小损失”和“未来不确定的大损失”的时候,大多数人更倾向于关注前者而漠视后者——在后者发生之前不仅没有防控预案,甚至拒绝思考、面对。
用理性的力量克服人性的弱点,走出财富管理的诸多误区,从“人为钱驱使”的被动状态,走向“钱为人造福”的美好境界!
缺乏理财观念的表现和建议措施:
表现一:闲置的活期资金过多——积极进行现金管理。
表现二:只会比较产品的收益——全面评估产品特性。
表现三:极端地看待风险资产——适度配置科学投资。
表现四:对长线资金没有安排——尽早锁定长期收益。
表现五:不愿意面对潜在风险——主动配置保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