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银行、券商、私募、信托等金融机构,除了一般的理财产品之外,还会发行部分收益较高的产品。
但通常来说,这些产品的资金门槛也比较高,很多都是几十万、几百万起购,甚至有些产品是专门供应给特定的高净值客户的。
就拿大家最熟知的银行理财来举例。
民生银行的“增增日上收益递增”产品,它分为普通款和尊享款,门槛分别是1万元和100万元。
但是银行这些金融机构“为高收益产品设置高门槛”的做法并没有什么改变,不是违背了发展普惠金融的趋势了吗?
他们这么做,难道是为了帮助高净值用户提升优越感,是一种变相的嫌贫爱富吗?其实还真不是!
毕竟银行本身也是商业机构,所以高收益产品的高门槛设置也是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
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找到答案:不管是实体卖家、网购平台,甚至是一些服务平台,都会对用户进行分类。
最常见的分类就是VIP和非VIP,因为VIP用户通常而言能给他们带去更多的价值和效益,所以资源和服务都会更倾向于服务VIP用户。
一样的道理,金融机构主要做的是钱的生意,资金量大的用户也就等同于他们的VIP用户。
对于这些高净值用户,他们也就舍得花更多时间、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来维系。
所以多给点收益算啥,高净值客户可以从银行那获得的各种管家式服务,简直是没有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除了客户分类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拿券商举个例子:券商的集合资管计划分为限定性和非限定性两类。
一般来说,非限定性的门槛是10万元,限定性的门槛是5万元。
显然,非限定性的门槛是比较高的。
但同时,因为它投资于固定收益类和权益类的资金比例是不受限制的,风险相对来说也就比较高。
所以,很多时候,高收益不只是对应高门槛,还同时对应着高风险。
对于有钱人来说,投资的经验会相对比较丰富,抗风险的能力也会比一般的理财群体好,也就更能够接受高收益背后的高风险。
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就算是银行卖给高净值客户的产品出现了亏损,它们所需要付出的客诉处理成本和机构声誉成本也相对是可控的。
毕竟几十上百个人的抱怨,总比成千上万人的吐槽要好处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