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银行理财有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这决定了你买到的是不是一只靠谱的银行理财产品。
1:银行理财打破刚兑了?
银行保本理财确实要退出历史舞台了。这个事情还要从2017年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说起。它对银行理财最大的影响就是要打破刚性兑付。
以前的银行理财分为保本型理财和非保本型理财,前者风险较小,因为银行会按期兑付,等于是银行信用在担保。现在的银行理财产品,不允许保证收益。中长期来看,未来银行理财产品会向净值化产品转型,类似于我们现在买的公募基金,收益率会随市场波动。
2:混淆发行与代销
同是1年期的理财产品,有的收益率只有4.8%,有的收益率却有5.3%,差别怎么这么大?
不同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存在差异,与资产端关系不大,因为这些理财产品的投向大同小异,基本都是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
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差异,一方面与理财产品发行银行的规模、评级等因素相关,规模大、信誉度高的银行,理财成本收益率相对更低;另一方面与不同银行对资金的需求程度不同相关,银行理财可以看成是存款的替代,所以在存款获取难度较大时,银行会提高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来间接获得存款。
银行除了代销他行理财外,还会利用本行的渠道、人员去销售其他金融机构的产品,包括基金、保险、信托、券商资管计划等,这些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都需要分辨清楚。
对于银行理财,每个理财产品都有专门的登记编码,读者可以通过“中国理财网”进行查询,加深对这只产品的了解。
3:收益率
常买的银行理财产品,基本上就直接写预期收益率5%,另外有些理财产品会写一个收益率范围,比如2%-7%,这中间会有什么差别呢?”
首先,这些收益率的表述都是用年化的方式,便于比较,而非实际投资期限内的收益率。比如6个月的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5%,那如果持有6个月到期后,实际持有期的收益率只有2.5%,投资1万元,持有一年是500元的利息,但因为只持有了半年,所以实际利息是2.5%,千万不要以为6个月到期后,就可以得到500元的利息。
结构化理财产品一般会有一个收益率范围,风险相对较高,收益率波动幅度较大。通过一定的保本策略,结合金融衍生品,结构性产品的收益一部分固定,而另一部分则与其挂钩资产的业绩相关联。比如C银行的一款结构性理财产品,挂钩的标的是沪深300指数,收益率最高是7%。
虽然结构性理财产品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收益率,但其产品相对更为复杂,收益率不确定性大,有可能出现实际收益率小于预期收益率的情况。
总结,看到七日年化收益率,说明它的收益率是随市场不断变化的,可能今天是4.2%/年,明天就变成了4.3%/年。对于一般银行理财,如果一年期的产品标注了预期收益率是5%/年,比较稳定。
但要记住收益率都是年化的表述方式;而对于一些收益率有区间范围的,多是结构性产品,不要总看着最高能获得多少收益率。
4:银行理财的真实收益率是多少?
银行理财的收益率不能只考虑产品期限,还要考虑产品的募集期(认购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一般银行理财产品的募集期都有一周左右,同时到期后一般会在1-2天内到账,所以,时间成本会影响理财产品实际收益率的高低。
假设1银行有A和B两个理财产品,收益率同为5%/年,其中,A产品期限为60天,B产品期限为180天,两款产品的募集期都是7天,到底哪个产品的实际收益率高呢?
初看之下,似乎是选择产品A更为合算,因为二者预期收益率相等,但产品B期限更长,所以很多人会选择产品A。
但如果我们考虑募集期的因素,就会发现短期产品的收益率将被稀释。产品的期限越短,被募集期稀释的影响会越大。
对于投资理财,了解自己的投资需求永远是最重要的,投资金额的多少,目标收益率的多少,投资期限的长短,能承受的最大风险是多少,清楚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选择产品